一、安徽黄山是哪个市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处在歙县、黟县、太平县、休宁县之间,地跨黄山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徽州地区。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东邻浙江,南连江西,北与宣城、池州两市接壤。是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北青弋江入长江,山南新安江入钱塘江。黄山市因此也成为安徽省唯一位于钱塘江流域的城市,黄山地区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吴语片(徽州方言)地区。具体位于东经118°1′,北纬30°1′ ,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5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3平方公里。
二、现在从合肥到黄山需要隔离吗?
答案是:需要居家隔离。
2021年1月26日最新公告如下:
2021年,1月28日起,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日前,《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农村地区及返乡人员相关防疫工作进行部署。
可在务工地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返乡时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第一时间到居住地所在村(居)委会报备登记,并核验安康码。
具体常见问题如下:
① 为什么要对返乡人员加强疫情防控管理?
进入冬季以来,农村地区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农村地区防控能力薄弱,疫情防控难度大,特别是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明显增多,人员流动增大,将会进一步加大疫情传播风险。
为严格落实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对返乡人员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十分必要。核酸检测是目前尽早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有效手段,要求返乡人员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入农村的风险,保障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春节。
② 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包括哪些人群?
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
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③ 返乡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何获得?
返乡人员可在出发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回农村地区。
三、到黄山两日游多少钱?游览哪些地方?
黄山旅游一般安排三天,建议自助游比较好。黄山脚下周边景点(如翡翠谷、九龙瀑、漂流、宏村、呈坎等景点)安排半天,黄山景区安排两天,山上住一个晚上。
具体行程安排:
第一天,早上从你所在的城市乘大巴(或自驾车)到黄山风景区,中午左右到达黄山脚下汤口镇,(或早上火车到达黄山火车站,我们游豆腐客栈安排火车接站,乘坐20元/人的班车抵达黄山脚下汤口镇),入住汤口游豆腐客栈,下午游览翡翠谷、漂流或宏村等;
第二天,早起6点从客栈边上的换乘中心乘坐景区巴士至黄山后山云谷寺开始登山。云谷寺(建议乘坐索道)---白鹅岭---始信峰---北海---狮子峰返回北海---西海---排云楼---排云亭---西海大峡谷北入口---一环、二环---谷底(可乘地轨缆车到白云宾馆)---三溪桥---步仙桥---卧石披云 ---西海瑶台(现更名为白云溪观景台)---白云宾馆办理入住,傍晚可去光明顶或鳌鱼峰看日落;
第三天,早起至光明顶看日出(返回白云宾馆早餐)---天海---鳌鱼峰---莲花峰---玉屏楼---迎客松(乘坐索道或者步行下山)--天都峰脚—半山寺---慈光阁。乘坐景区巴士至汤口回游豆腐客栈取行李,午餐后乘大巴(或自驾车)返程,或者乘班车去黄山市,乘火车或飞机返程。
这样三天下来,平均一人500-1000左右吧,吃住标准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7-8月黄山山顶晴天白天最高温度25℃左右,最低15℃左右,早晚有点凉的,白天穿长裤、T恤登山,再备件薄外套早晚看日出、日落时御寒就可以。
★游黄山注意事项★
1、关注黄山天气预报,百度可以查看一周预报。百度:黄山风景区天气预报
2、必备物品准备:身份证件、学生证、双肩背包、手套、防晒霜、手电筒、手机、相机、充电器、一次性雨衣等;
3、黄山山顶住宿紧张,看过预报后提前联系预定山顶住宿;
4、黄山山上都是台阶路注意安全,雷雨天气注意防雨防雷;
5、地图、拐杖可以不用带,到我们游豆腐来有免费赠送的;
以上一些建议,希望对您的黄山之旅有所帮助。黄山自助游游豆腐客栈可为您提供黄山住宿、餐饮、票务、黄山周边门票折扣、旅游线路等一站式服务。百度:黄山游豆腐客栈
四、2022端午节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出游期间疫情防控不放松,安全文明记心中。
一、合理安排行程。游客出游前,应关注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通过权威渠道查询景区开放、限流措施,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根据天气预警及时调整行程。
二、加强个人防护。出游期间,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避免扎堆。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三、关注汛期安全。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避免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量力而行、谨慎选择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四、文明健康出游。出游期间,树立文明旅游意识,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关爱自然生态,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不污染水源,不随意丢弃饮料瓶、包装袋、湿巾等废弃物,不践踏绿地花丛,不刻画攀折树木,弘扬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