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马和谁是兄弟俩
阿迪达斯与彪马这两个世界性体育品牌,是由一个家族六十年前的恩怨情仇开始的?
黑措根奥拉赫,是德国南部纽伦堡的一个奇特小镇。那是个中世纪风情十足的德国小镇,一条小河从镇中蜿蜒而过,河的两边分别是阿迪达斯和彪马的总部。因为一宗持续了六十年的家庭纠纷,这个镇一直是一分为二,两边各有自己的面包店、肉铺、酒吧和学校。而世界著名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和彪马的出现,也跟这宗家庭纠纷密切相关。来自德国的一对兄弟阿道夫·达斯勒和鲁道夫·达斯勒,在20世纪60年代分别在这里创立了阿迪达斯和彪马两大运动品牌。然而,在其后的商业竞争生涯里,两兄弟间却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也使得这个小镇成为著名的“弯脖之城”。
鲁道夫·达斯勒和阿道夫·达斯勒,出生在德国南部的小镇——黑措根奥拉赫的一个鞋匠家庭。哥哥鲁道夫昵称鲁迪,颇具商业头脑,喜爱与人交际;弟弟阿道夫昵称阿迪,头脑敏锐眼光独到。阿道夫像一名内向的艺术家,而善于言谈、讲话风趣的鲁道夫则是一位天生的公关家。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道夫师从父亲当了制鞋匠。凭着很高的悟性,阿道夫的手艺很快便超过了父亲,生意越做越红火。生产的扩大、人手的不足,让阿道夫产生了拉哥哥鲁道夫入伙的念头。幸运的是,鲁道夫的商业才智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凭着他的智慧,顾客总是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而且认为买得很值。1924年7月1日,兄弟俩注册了达斯勒兄弟运动鞋厂,携手打拼天下。这个小厂只加工没有任何品牌的便鞋,也偶尔为那些敢于在露天场所跑步的大胆者钉鞋。上等材质、精细的加工和良好的耐用性,是阿道夫和鲁道夫经营鞋厂的主要宗旨。敏锐的商业头脑、科学的管理策略让达斯勒兄弟运动鞋厂的生意蒸蒸日上,厂房不断扩大、设备不断增添。可喜的是,达勒斯兄弟二人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事必躬亲,无论制鞋工艺还是销售流程都了然于心。生意的扩大让阿迪开始担忧:要保持生意长足发展必须在制鞋工艺上下功夫。在阿迪的安排下,鲁道夫全面接管了业务,而阿迪则选择进修,埋头苦学,仔细研读制革、管理和会计方面的书籍。一个苦心研究,一个着眼销售,制鞋厂办得像模像样。
达斯勒鞋的良好口碑,很快传到了德国田径队教练约瑟夫·魏策的耳中。在他的帮助下,兄弟俩顺利地让自己的产品进入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这届奥运会成了非洲裔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Jesse Owens)一人的奥运会。似乎是要与希特勒对着干,欧文斯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在一届比赛中获4枚金牌的田径运动员,他远远地把那些蓝眼睛、高鼻梁、金头发的运动员们甩在了后面。如此佳绩的背后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欧文斯穿的正是达斯勒生产的跑鞋。自此以后,达斯勒兄弟鞋厂声名远扬。
二战期间动荡不安的环境,让制鞋厂被迫停产。似乎是受了幸运之神的眷顾,尽管德国的慕尼黑等大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废墟,不过黑措根奥拉赫小镇没有战事,达斯勒制鞋厂设备、厂房保护完好。 1945年5月,阿道夫与哥哥鲁道夫重操旧业,制鞋厂重新开张。在盟军对阿迪的制鞋厂是否与纳粹有染问题展开调查后,阿迪被免罪,并重新掌管了公司;鲁道夫却因被自己的亲兄弟告发,成为了美国人的战俘。与此同时,1948年冬,兄弟二人在经营方面产生严重分歧。虽然他们极力想协调,但始终无法解决。1949年1月,在意识到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后,兄弟俩正式分家。哥哥鲁道夫带着一半财产,与妻子和两个子女迁居到奥拉赫河另一岸,和支持他的大部分销售人员建起新的制鞋厂,一切从零开始。而大多数操作工人则选择留下来,与弟弟阿道夫一起继续经营原来的鞋厂。1949年8月,阿道夫几经斟酌,“阿迪达斯”(adidas)在当地法院正式注册。随后,鲁道夫的鞋厂取名“彪马”(puma)。兄弟二人间的生意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但是,说起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的原因,黑措根奥拉赫小城一些年长的居民还有另外的说法——弟弟与嫂子关系暧昧,妯娌间不和,鲁道夫监守自盗、私设小金库等。老人们说,最终的破裂是因 1943年的一件意外。当时,兄弟们两对夫妇同住在家中的防空洞里。一天,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隆隆地飞过,阿迪嘴里念着“这畜牲又来了”。谁想,说这话时鲁道夫刚好下楼向阿迪走来,误以为是在骂他,兄弟二人就此互不理会。而无论家人如何解释当时阿迪所指并非他,鲁道夫也不愿相信。总而言之,由于种种原因,两兄弟最终分道扬镳,并且结成宿敌。
在运动市场上,同宗同源的阿迪达斯和彪马或明或暗、或虚或实的厮杀和对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阿迪达斯与彪马的家族斗争最终以各自被收购而告终。这让我们想到,在一个互不信任的家族中,完全的分割,包括非竞争协议,也许是解决家族冲突唯一有效的方法。此时不得不想起曹植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国王湖在哪个国家
德国-国王湖(Koenigsee) 在德国南部的拜仁州的Berchstgarden,